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明建设  
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民勤县防沙治沙工作综述
来源: 武威日报      日期: 2018-06-14      作者:       点击数:

  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29.86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封育成林78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4.8%提高到17.91%……

  一个个醒目的数据背后,反映出的是改革开放40年来,民勤人民凭着勤劳坚守、顽强不屈的韧劲和毅力,成功遏制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捍卫河西走廊及祖国西北生态安全的艰苦斗争历程。 

  一部民勤志,半部治沙史。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占90.34%。现在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很难想象,历史上,这里也曾是“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风沙侵袭,加之石羊河上游来水量逐年减少和地下水严重超采,使得绿洲急剧减小,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生态环境日趋恶劣,民勤成为全国荒漠化和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民勤县林业局局长杨青文介绍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民勤造林事业迎来了春天,全县人民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按照国家、集体、个人造林一起上,谁造谁有的原则,一手抓防护林营造,一手抓林木植被资源封育管护,防沙治沙成绩斐然。据统计资料显示,通过三北一期工程建设,累计造林21万亩,控制流沙30万亩,治理风沙口159个,恢复沙化耕地5万亩,经营管理草湖200多万亩,110多万亩封育区天然植被和人工林盖度由25%提高到38%左右。

 

 

  “豁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全国劳动模范、防沙治沙标兵石述柱的铮铮誓言,就是对那个时代民勤人民治沙决心的真实写照!大炕沿农业合作社、红柳园铁姑娘治沙队、薛万祥、杨可畅、石述柱、邱佳美……无数个默默无闻坚守在防沙治沙一线先进单位和模范个人,筑起了民勤防沙治沙的钢铁长城。

 

  “那时候治沙都靠人力,推着独轮车,背着筐子,抬着抬笆……有人胳膊压肿了,有人肩膀压烂了,但工作却没有停过。风大的日子,头一天插的风墙、压的沙障,第二天就无影无踪了,现在想来,真的挺不容易。”对于当年压沙的艰难,邱佳美至今记忆犹新。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林业六大工程的启动实施,民勤县生态建设逐步迈上以项目为带动、政府组织引导、部门协调配合、全民广泛参与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轨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工程治沙”成为民勤县防沙固沙的最主要途径。民勤防沙治沙步入有史以来投资力度最大、推进速度最快、治理成效最好的历史新阶段。

 

  青土湖是石羊河的终端湖泊。1959年干涸,水干风起,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这里“握手”。“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们采取压沙造林、滩地造林、移民搬迁、退耕还林、封禁保护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目前,该区域完成工程压沙造林14.9万亩,滩地造林2.3万亩。2010年,干涸51年之久的青土湖重现碧波,目前水面达26.6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杨青文深有感触地说。

 

 

  通过持续不断的治理,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民勤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据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民勤县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较2009年分别减少6.26万亩、6.76万亩,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呈逐年减少、减轻趋势,整体处于遏制、逆转趋势。2015年4月,民勤县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列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沙漠治理离不开科技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民勤县先后成立了林业勘查设计队、勤锋滩植被管理站、民勤县连古城沙生植物保护区等科技管理和科研单位,为民勤县治理沙漠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积极与中科院寒旱所、中国林科院民勤治沙综合试验站、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合作,形成了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科技服务体系。

 

  在长期的防沙治沙实践中,民勤县创造出了被著名科学家竺可祯命名为“民勤模式”的“宋和样板”,探索出了适合旱区可持续发展的“正新模式”,大力推广“麦草沙障+落水栽植梭梭”“砂石滩地开沟+落水栽植”等治沙模式,先后在老虎口、西大河、青土湖等区域建成不同类型的防沙治沙示范区4个,集中展示棉花秆、芨芨草、砂砾石、尼龙网、土工编制袋、粘土沙障、化学固沙等治沙新技术、新材料20多项、5000亩。

 

 

  压沙造林的不断推进,也为沙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西渠镇制产村村民何德荣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2013年,他承包了青土湖区域的治沙生态林2000亩,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

 

  “肉苁蓉寄生在梭梭根部,要想肉苁蓉有产量,首先就要管护好梭梭林,要定期浇水、施肥保证梭梭林长好,并做好沙鼠等鼠兔害的防治工作。”何德荣说。2017年,他通过发展梭梭接种肉苁蓉,收入达100多万元。

 

  找准找实防沙治沙与绿色增收的结合点,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沙产业,促进沙区生态脱贫和产业致富。民勤县制定出台了《民勤县沙漠承包治理管理办法》等,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将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给个人、企业治理经营,累计完成沙区及治沙生态林承包56万亩,解决了管护人员紧缺的实际问题,增加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走出了一条林业产业反哺林业建设的可持续之路。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民勤县打生态牌、走生态路,反弹琵琶,继续艰苦奋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一幅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美丽民勤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文明武威
公众号
文明武威
抖音号
文明武威
头条号
文明武威
微博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主办: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8000922号-1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