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市文明办向全市人民征集市花,有网友留言“双拥花”。
尽管这位网友的留言有点“调皮”,却道出了我市军民鱼水情深似海。
巍巍祁连山,见证拥军本色;蜿蜒石羊河,高唱爱民赞歌。武威,这片神奇的土地,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还是一片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传统的红色沃土。双拥模范城(县)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连续三届被命名表彰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凉州区连续9次被命名为全国、全省双拥模范城,天祝县连续8次、民勤县连续6次、古浪县连续4次被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
武威,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双拥模范城。
“上下一条线,纵横连成片,各级有人抓,事事有人干。”近年来,我市主动把双拥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将创建双拥模范城视为党政军共同的政治任务和荣誉,先后制定《关于印发加强新形势下全市征兵工作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指导性文件,使双拥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步入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将双拥组织和服务机构延伸到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扩展到双拥共建单位和企业,全市共建立双拥工作基层服务组织1324个。
“队旗飘,映彩虹,迎着朝阳向前冲。新世纪,小主人,党的教导记心中……”在天祝民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孩子们人人会说拥军快板,传统教育是这所学校的特色。针对国防教育宣传互动性不强、融入度不深等问题,我市各县区对国防教育宣传活动进行精心设计,把国防和双拥教育列入全民教育体系、部队政治教育内容、学校政治教育范筹,采取领导宣传、活动宣传、阵地宣传、舆论宣传、形象宣传“五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光荣传统教育,推动了群众性双拥活动的蓬勃发展。
广场有国防知识展板,村头路口有国防教育专栏,旅游景区有国防文化长廊……凉州区开展国防教育进乡村、进学校、进社区、进公园“四进”活动,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受到群众欢迎。我市以教育活动为抓手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国防教育周、双拥宣传月和重大节日,通过军民座谈会、文艺演出、国防教育课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2016年以来,全市共举办国防教育宣传、征兵工作宣传等活动60多场(次),6万多名学生参加新生入学军训,党政领导干部、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受教育面达到100%。
忘不了“干柴洼突围战”, 战士们爬冰卧雪啃树皮;忘不了“横梁山阻击战”,战士们展开白刃战、肉搏战;忘不了“古浪城争夺战”中,“打草鞋来送炒面,军民携手渡难关”的场面……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展出的40多块展板和200多幅照片,以及党旗、党徽、党章实物,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让广大党员干部了解西路军将士,为了革命理想英勇战斗的初心故事。我市以创建阵地为抓手强化宣传,加大国防教育基地建设力度,建成国防教育基地48个、少年军校5个、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2所,建成红军西路军古浪战役纪念馆、武威烈士陵园等一批特色教育基地,每年接受教育人数达30多万人(次)。在城区交通主干道、繁华路段更新双拥宣传标牌、标语壁、宣传灯箱,在旅游景点、医院等服务窗口设立“军人优先”“军人免费”“军车免费”标识,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广覆盖的宣传教育网络。
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一个个成效的取得,使军民融合、共同发展成为我市军民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滋润万千心田。2016年以来,全市基层开展评先评优活动,29个单位和个人被评为全省“爱国拥军模范”“双拥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推荐选树全国、全省“最美退役军人”,向上级推荐了9名退伍军人创业致富带头人典型,通过典型示范引领,双拥工作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