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关工委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突出“三个注重”成功做法,全面统筹社会资源,切实用心关怀、用情关注、用力关心全市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是注重校园宣传教育。围绕《宪法》,以《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为重点,发挥“五老”政治、经验、威望和社会优势,举办主题宣讲、法治宣教、禁毒讲座83场次,受益青少年达30000余人。通过讲述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引导青少年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传唱者、践行者和维护者。
二、注重法治阵地建设。依托市县区“青少年法制警示教育基地”,联建共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256个,邀请“五老”担任法制副校长、庭前调查员、纠纷调解员;组建市关工委法制帮教团,邀请市人大原秘书长蔡多学担任帮教团团长,成立86个帮教小组,有171名“五老”参加结对帮教;在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青少年权益保障中心”,聘请公检法系统的“五老”与专业律师团队共同为我市青少年义务提供各类法律援助。
三、注重部门共建联动。突出社会帮教,配合检察院、教育、团市委、妇联等单位,开展以“五老”送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为内容的“五老两送三进”活动46场次,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关爱,对闲散青少年进行引导,对困难青少年进行救助;以培育、关爱、帮扶青少年为根本,积极培树“留守儿童关爱”品牌1个,打造了市关工委“留守儿童之家”;开展网吧监督,聘请120名市级“五老”、48名省级“五老”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与相关部门联动,对210所网吧进行监督,有效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全市关爱体系全面建立,关爱格局更加完善,受益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显著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热爱感越来越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践行度越来越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