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共青团武威市委深刻把握少先队政治性、教育性、儿童性特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适应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紧盯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特殊青少年群体关爱帮扶等工作任务,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的优势,在基础教育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少先队思想教育浸润童心
今年六一,我们中队请来了抗疫英雄来积婷阿姨,她为我们讲授了支援湖北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的故事,我们听了非常感动。辅导员老师告诉我们,今天的安定幸福,是由许多逆行英雄在守护。我和我们小队的伙伴制作了手抄报,一起为武汉加油,向英雄致敬!”来自古浪县大靖东关完全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说到。
为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听党话、跟党走,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少先队建队70周年贺信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六一”寄语精神,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举办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六一”寄语精神座谈会、“习爷爷的教导记心间”“决胜脱贫攻坚、争做新时代好队员”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520多场(次)。组织开展了“我与家乡同发展·我与祖国共奋进”少年儿童手抄报大赛、“防控疫情·感恩守护”作品征集活动,以红领巾小队“云”学访、原创作品征集展示、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等形式,畅谈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讲各行各业不计安危、投身一线的奉献精神。用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教育引导广大少先队员致敬先锋榜样,坚定制度自信。
以少先队实践活动提升素质
“我特别喜欢参加学校少先队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去年,我成为了文庙和雷台公园的‘红领巾义务讲解员’,利用课余时间为游客解说武威历史、宣传武威文化,让我收获很多。我为我是一名武威人而骄傲!”武师附小的一位少先队员兴高采烈地说。
为激发少年儿童自信自强、创新创造的精神。团市委在八步沙林场组织开展了“童眼观生态”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体验活动,让少年儿童通过亲自走、亲耳听、亲眼看、亲手做、亲身学的社会实践方式,践行新时代武威精神。充分发挥少先队实践教育、体验教育、榜样教育、仪式教育、符号教育的特有作用,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常态化开展以红领巾小健将、小书虫、小百灵、小创客、小主人等“五小”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动感中队”创建活动,特色化开展了“今天我是小交警”、“保护斑马线”等志愿服务活动,“红领巾小记者”“红领巾讲解员”等特色实践体验活动360多场(次),引领少年儿童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在实践活动中提升综合素质,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文明新风。
以少先队关爱活动点燃希望
今年初,志愿者大哥哥大姐姐给我们送来了医用口罩和书包,还帮助我们辅导功课,与我们一起画画、跳舞、做游戏,与他们在一起我特别开心。长大了我也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尽己所能、温暖他人。”参加“与爱同行·相伴成长”主题活动的一位留守儿童深有感触地说。
团市委紧盯“脱贫攻坚”一号工程,以推进教育扶贫为目标,以服务贫困青少年成长成才为重点,大力实施“文雅少年成长计划—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困境青少年助养项目”,为我市224名困难家庭学生落实资助金47.53万元;持续推进“爱在武威1+1”“微益中国”等公益活动,依托网络众筹,帮助困境青少年、留守儿童满足微心愿。坚持把志愿服务作为关心关爱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有力抓手,先后组织开展“欢乐庆六一·放飞中国梦”关心关爱特殊儿童群体志愿服务活动、共青团关爱留守儿童“七彩假期”活动、“我与祖国共奋进”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与爱同行·相伴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志愿者结合自身专业特长、个人资源优势和留守儿童身心特点分别开展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素质拓展、物资捐赠、亲情陪伴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发放价值14.6万元的医用口罩、书包、衣物、文具等捐赠物品,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达530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