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耨耨,现任天祝县人社局副局长,妻子张延琴,就职于天祝县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她温婉如水,待人诚恳,工作勤奋,爱岗敬业,无论是领导、同事、朋友还是素昧平生的患者,都喜欢她、认可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她的丈夫马耨耨的理解和支持。两人自2004年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敬互爱、同甘共苦,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小家庭。
相敬如宾小夫妻
二十年前,毕业于张掖卫校的张延琴到天祝某医院实习。正在住院治疗的马耨耨被张延琴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温柔敬业的气质所吸引。张延琴也喜欢上了这个风趣幽默、勤奋敬业的青年。经过三年的相互了解,两个涉世不深年轻人相互鼓励,心渐渐走到了一起,走向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张延琴复习参加事业单位招录考试。一次次参加,一次次的失败,小张气馁了,她一度想放弃。但丈夫马耨耨鼓励她,给她找资料,陪她夜读,给她加油打气,说“我的媳妇一定行!”。2008年,已是一岁孩子妈妈的张延琴再次上考场,临近考试的十几天,马耨耨特意请假回家照顾妻子,当起了全职保姆。每天天不亮,他就叫醒妻子学习,为她准备早餐;白天,他督促妻子学习,他则洗锅刷碗,包揽家务;临睡前,他又成了妻子的“老师”,对当日所学重点章节和问题进行提问。正是在这样的支持与深情,张延琴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招录为事业单位人员。
爱岗敬业好伴侣
张延琴婚后临聘在天祝县妇幼保健所工作。先从最基本的抓药、收费工作做起,后来因表现突出调至超声科,但无论在哪里,她都毫无怨言,考取了护理和医师双执业资格证书。
在院里,张延琴是病人口中的“热心肠”,也正是这个原因,事业单位考试招录后,单位领导找她谈话,亲自争取,多方协调,又把她分配到了妇幼保健院。她也一如既往把病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有一次,一个病人因高危妊娠需要转院分娩,但总担心自己没有熟人,住不进医院。她听见了,先安慰病人,然后与自己在省妇幼保健院的带教老师联系,确定了床位和主治医生,利用自己调休的间隙,带病人前往兰州,办理了住院手续,安全分娩后默默的搭车回家。这样的事情,张延琴遇到的太多了,她说,病人的心情也很重要,只要我能做到,我一定让他们安心住院,开心出院。
丈夫马耨耨,面对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更感责任重大,重任在肩。在单位,他不论在哪个岗位,都一样勤奋敬业、团结同事,深得领导和群众的信任和好评。在家里,他依然是那个孝敬老人、深爱妻子、怜惜孩子的好丈夫。近几年,他换了好几个工作岗位,无论走到哪里,都干一行、爱一行,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工作者,受到天祝县委嘉奖。因在县纪委表现突出,2018年、2019年,他多次被省委、市委、市纪委抽调巡视巡察、督查办案。两年里,马耨耨加起来在家的时间,超不过五个月。期间,张延琴克服上夜班的困难,义无反顾的承担起了家里的所有家务,既要照顾好老人,还要操心孩子的学习。那年,他们的孩子马丹增尚以全县第一的优异成绩考入中学。
敬老爱幼好儿女
古人云:子欲养,亲不在。张延琴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也是亲身去做的。作为长子长媳,他们始终把孝顺父母、团结兄弟姐妹、爱护下一代放在心上,身体力行,为身边的人做出了好榜样。
马家是藏族家庭,张延琴是汉族。多年来,她尊重公婆的生活习惯,尊重民族风俗,守护这个家庭从未发生过矛盾。为了照料老人,买房的时候,他们在离父母最近的地方买了一套二手房,与父母家只隔一条马路。每天上下班,一家三口总会习惯地走进父母家里,问候一声,看望一下。逢年过节,张延琴总是第一个想到公婆的人,一件衣服、一趟外出旅游的订单,都是她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的最好写照。兄弟结婚后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小张也从未跟妯娌红过脸。多年来,每逢周末节假日,张延琴总是陪着婆婆或弟媳采购、烹饪,十几口人聚在一起吃饭、玩乐。同一个楼上的邻居们都羡慕地调侃说,听,马家人又开会啦!
张延琴利用自己妇幼医师专业所学的知识,承担起了两家7个孩子的保健咨询,一见面就抱起这个看看,搂过那个摸摸,这个要防蛀牙啦,那个要驱虫啦。孩子们也跟她亲,每次见面第一个跑来拥抱的总是她。
团结和谐好公民
有人说,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的爱是小爱。张延琴家庭这种爱延伸到了亲朋、邻里甚至是陌生人身上,成就了一种大爱。
他们一家都是热心肠,不管是邻居还是同事,只要有人张口,夫妻二人总是尽可能地给予帮助,大家总爱伸出大拇指点赞:“这小两口,真不错!”今年疫情期间,夫妻二人都在卡点值班,但一有时间,他们总是去自己小区的疫情防控点,给值班人员送饮料、送体温计、口罩。一家人走在大街上,总会对乞讨的老人、残疾人或小孩施以援手。儿子马丹增尚至今有一个习惯,看到乞讨人员,总会把自己的零花钱毫不犹豫的全部送上。
牵手相伴十六载,风风雨雨见真情。张延琴、马耨耨夫妇多年来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用勤劳的双手共同弹奏了一曲悠远、动听的和美家庭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