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进入茫茫大漠,当眼睛正要被亘古不变的单调、荒凉逼到疲倦时,连片鲜亮的翠绿惊喜地跃入眼帘,那叫梭梭,耐寒耐旱抗风沙。梭梭生命力极其旺盛,能在严酷的沙漠环境里生长繁殖,蔓延成片,牢牢扎根在沙漠戈壁,发挥着防风固沙,减少沙化的巨大作用,它殚精竭虑的守护让人刻骨铭心,念兹在兹。
马俊河在民勤昌宁镇四方墩压沙植树 杨燕 摄
在甘肃省民勤县,就有一位寸心归大漠的“梭梭苗”,名叫马俊河。17年间,他像梭梭一样,凭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迎难而上的闯劲,用勤劳和汗水,栽植梭梭6万多亩,遏制黄沙侵略,守护着绿洲民勤,成为远近闻名的防沙治沙带头人,更是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引路人。
春天的民勤昌宁镇四方墩,成片的梭梭林渐渐吐出嫩芽。
“昨天民勤的降雨量很不错,这些嫩枝条又开始发芽,长得不错,你们看,嫩绿嫩绿的,这个景色太好了。”4月22日,刚刚下过小雨,马俊河来到四方墩一边查看梭梭,一边在直播间跟网友互动,讲述梭梭的生长情况。
翻开民勤历史,每一页都写满了人与沙漠博弈的故事。昌宁镇四方墩处于民勤县最西边的风沙口,生态环境荒漠化压力巨大。
2006年,在外创业的马俊河看到家乡的农作物受到风沙掩埋很痛心,萌生了回家乡植绿播绿的想法。与前辈们不同的是,马俊河运用“互联网治沙”,组织动员适龄村民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到民勤县的生态环境治理中。他发起成立了拯救民勤志愿者绿洲行动,为民勤生态建设注入新的力量,吸引更多志愿者投身公益造林事业中,为民勤戈壁荒漠披上绿色。
志愿者投身公益造林 周旦 摄
17年的时间里,马俊河扎根沙漠,和志愿者们同吃同住,一起在沙漠里开沟、铺草、压沙、栽梭梭,正是这种朴素的情怀支撑着他走上了十余载的漫漫治沙路。每年他在林区的时间超过了9个月,建设了157个志愿者生态林。时至今日,6万多亩荒漠化盐碱地上的梭梭林茁壮成长,挡风固沙,十几年的努力见到了成效,更带来了绿色希望。
“所种的梭梭、红柳、花棒等沙生植物成活情况良好,周围的移动沙丘已被植被固定住,很好地发挥了防风固沙作用,保护了下方的农田和村庄。” 马俊河说。
梭梭连片成林,风沙是挡住了,但“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要解决荒漠化,就要从本地老百姓的生计改善入手,于是,马俊河想到了“产业治沙”,成立了“梭梭农庄”网店,注册“沙瓜先生”蜜瓜商标,并与152户群众签订包销协议,授权网店19家,累计销售农产品5117.5万元,带动就业700多人,为农民增收1921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目标。
如今,压沙、种梭梭,已经成为马俊河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十几年的执着与奋斗,不仅在沙漠中浇灌出“绿色希望”,也使自己收获了众多荣誉,“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21公益盛典“年度十大公益人物”“甘肃好人”“武威市劳动模范”“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在接踵而来的荣誉面前,没有改变的是他朴素的外表,还有他守卫家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