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的道路任重道远,我们还要一代一代的干下去,让风沙变风景、黄沙变黄金……”走进兰州大学,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精彩开讲。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的代表受邀走进思政课堂,与学生亲切互动交流。
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郭万刚走进思政课堂。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近年来,兰州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大思政课”的教学理念,着力打造富有生命力、蕴含鲜活力、彰显引领力的思政课。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介绍说,学校聚焦发挥好思政课关键课程作用,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充分结合,推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有机融合,将思政课打磨成具有理论深度、价值高度、时代鲜度、生活温度、奋斗态度的新时代“大思政课”,使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
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覆盖思政课教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为统领,学校开齐开好思政课,探索形成“必修+选修+通修”三位一体的思政课课程群。兰州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向调研组介绍,自2020年春季学期起,学校全面为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必修课;2021年初,马克思主义学院组建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统一规范“概论”课程管理运行,加强和落实对授课规范、授课内容的高质量要求,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各门思政课的安排部署和具体举措,向学生全面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设至今,上课学生已达2万余人次,做到全校本科生全覆盖。
做好思政课大队伍建设。学校坚持党委书记、校长为学生讲“开学第一课”,校领导与思政课教师共同备课、研讨,参与思政课课程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衔接等,及时了解和解决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连续5年实施“校领导为思政课教师做助教”活动,确定每位校领导对接1位思政课教师,当好思政课教师的助教,共上同一堂思政课。选聘专家学者担任思政课特聘教授,推动院(系)党政负责人、教学名师和专业课、思政工作骨干等齐上“大思政课”,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将时代楷模、先进人物等请进思政课堂,拓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学资源,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用冒着时代热气的励志故事和感人事迹,为思政课堂教学赋能。支持学生上讲台讲授思政课,推动学生从“我来学”转为“我来讲”。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报告”+“小课堂”。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开辟思政教育新途径。兰州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安俊堂说,学校始终坚持贯彻落实“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聚焦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大力推进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建设了一批广受学生欢迎的线上和线下“金课”。吴王锁教授的“走近核科学技术”课,将老一辈核行业人“两弹一星”精神注入专业教育之中。还有老师将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兰州大学化学“一门八院士”以及李吉均团队“一门四院士”和三代科学人勇闯地球“三极”的事迹等身边鲜活的案例作为课程思政素材纳入专业课程。开展“别样思政课”和思政课教师走基层实践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高台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源新村等地开展情境教学,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主动性。聆听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事迹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本科生曲若仪对此深有感触:“与时代楷模、治沙英雄近距离接触,倾听他们的治沙故事,让我更加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奋斗精神。”
实践教学暨接力研学活动。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积极开辟思政课“网络微课堂”。启动兰山讲堂“思政云课”,采取开放式网络视频直播,推进人文知识、传统文化、科技前沿、大国重器与思政课有机融合,辐射全省大中小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东坡、李晓莉等青年教师以“小、精、微、快”的内容和形式打造思政教育“微课堂”,聚合理论名家、骨干教师、优秀研究生等理论宣讲人员,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制作并推出节奏明快、语言生动、形式新颖的理论微视频,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在新时代讲好“大思政课”、提升“大思政课”教学质量是发挥铸魂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马小洁说,兰州大学正进一步让思政课的理论教育、精神塑造和价值引领与悠久的历史贯通起来、与辉煌的文明联系起来、与新时代的伟大变革结合起来、与鲜活的实践互动起来,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社会现实、讲透理论精髓、树牢中国自信,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和信心,引导学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采写:高天鼎 旷思思 杨世智 审核:那非丁 监制: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