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网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夹
当前位置:首页  >>  模范典型  >>  最美武威人  
【身边榜样】2023年上半年“最美武威人”事迹展播(三)
来源: 市文明办未成科、市文明实践办创城服务科      日期: 2023-12-05      作者:       点击数:

日前,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印发《关于通报表扬2023年上半年“最美武威人”的决定》,对裴爱民、李福德等30名2023年上半年“最美武威人”进行通报表扬,号召全市上下广泛学习宣传“最美武威人”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自觉参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共同营造择善而从、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氛围。本期展播孝老爱亲类7人典型事迹。

孝老爱亲类(7人)

裴爱民    民勤县薛百镇上新村村民

李小娟    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

      天祝县委办公室职工

张娜贤    国家税务总局武威市税务局法制科一级行政执法员

张永仁    民勤县东湖镇西岁村一社村民

高春香    民勤县西渠镇姜桂村四社村民

王建青    凉州区和平街小学高级教师

裴爱民:孝老爱亲传佳话  弘扬美德树新风

裴爱民,女,1974年1月出生,民勤县薛百镇上新村七社人,出版了《田鼠大婶的日记》一书,是家乡有名的乡村女作家。

生活中,她以身体力行诠释孝老爱亲传统美德。

她是婆婆眼中“读书多、有见识”的能儿媳。她爱读书,经常把书中读到的有趣故事讲给婆婆听,婆婆生病住院,她无微不至地照料。她是孩子心中“爱学习、有孝心”的好榜样,在她一言一行的影响下,两个孩子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了村里人夸赞的大学生,孩子们对爷爷奶奶也是孝敬有加。她是丈夫眼里“心地好、有文化”的好妻子。

结婚三十年来,裴爱民和丈夫两人相互扶持、相互包容,看到妻子的书出版,读到网络、报纸上对妻子的宣传报道,丈夫心里的佩服之情溢于言表。网络上,她用朴实文字传播人美家和文明乡风。在她的微博和书中,生动地展现了孝老爱亲、夫妻和睦、教子有方、邻里互助的好家风,她用质朴无华的话语和生动鲜活的照片视频记录普通农家生活中的真善美,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以好家风带动好乡风,用新风尚助力乡村振兴。

李小娟:携爱前行  谱写温情之歌

李小娟,女,藏族,中共党员,生于1982年3月,天祝藏族自治县第二中学一级教师。

作为儿媳,她悉心照顾公婆,常带老人出去散步、逛街、旅游。陪两位老人唠家常、说身边趣事。周末假期陪老人去医院看病取药,将两位老人照顾得无微不至,妥妥帖帖。李小娟母亲去世后,父亲独自一人生活,李小娟也尽心尽力照顾父亲,时常抽时间去陪伴父亲。四季衣物总记得添置,一日三餐总叮咛不断。作为母亲,她教子有方。她经常和儿子谈心,善于利用生活小事给他讲做人之道,在生活中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儿子,与儿子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儿子的知心朋友。作为教师,她爱生如子,她用耐心、爱心、细心精心浇灌着这些“幼苗”。帮扶家庭困难学生吴志轩,为他买校服、生活用品、学习用品,带他理发,给他被褥,帮他树立学习的信心,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田。

她的家庭荣获2022年度天祝县“文明家庭”“平安家庭”荣誉称号。儿子秦浩彬荣获2019-2020年度“甘肃省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

杨毅:你陪我长大  我陪你到老

杨毅,男,1969年出生,中共党员,天祝县委办公室职工。

2005年秋,杨毅的母亲突发脑梗,留下严重后遗症行走只能依赖助行器。2019年12月,他行走不便的母亲因感冒导致病情加重,不得不辗转于甘肃省、武威市和天祝县两地就医。2020年6月,他的父亲身体出现尿血、尿道结石现象,经过碎石、服药多番治疗却依然不见好转,最终被兰大二院确诊为膀胱恶性肿瘤,虽然经历化疗、手术,但仍需要长期治疗。2021年5月24日,他母亲步履蹒跚地摔倒在阳台,腰椎、大腿等多处粉碎性骨折,因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不能手术,只能采取保守治疗、卧床修养,吃饭、喝水、服药、大小便只能全部依赖他人。兄妹们都是医护人员,杨毅和妻子主动担负起照顾、护理双亲的责任,一步不离、精心照顾。为母亲翻身、擦洗、做饭、喂饭、吸氧、捶背、接大小便,每天用轮椅推着母亲在阳台上晒太阳,每天为母亲按摩身体,直至2022年母亲去世…17年,用点滴诠释孝心,守在病床前侍奉双亲无怨无悔,不离不弃。

17年如一日照顾生病双亲,坚强挺立,不离不弃,用点滴温情与岁月坚持谱写久病床前孝子的爱心孝心,是远近闻名的孝子。

张娜贤:支持丈夫工作的贤内助

张娜贤,女,汉族,出生于1992年7月,国家税务总局武威市税务局法制科一级行政执法员。

结婚7年来,她把公公婆婆当成自己的父母来孝敬,操心着公婆的吃穿住用。丈夫在贫困村担任驻村书记,不能经常回家,她从无怨言,默默地支持着丈夫的事业,承担着照顾公婆、教育儿子的责任。虽然她的工作也很忙,但只要她一到家,就会承包家里所有的家务,打扫家务,洗衣做饭、接送孩子。2021年,奶奶突患重病,为减轻父母的精神压力,白天,她努力完成单位的工作,下班后就第一时间赶去医院,洗漱、喂饭、按摩、洗脚、倒大小便等劳累而繁琐的日常护理,她一件也没落下。奶奶住院期间胃口不好,她就她想方设法迎合奶奶口味,做些奶奶喜欢又能吃的饭菜,把奶奶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2022年,因为疫情防控,市区实行静默管理,她把好不容易购来的蔬菜包给了毫无准备的邻居,还经常请单身的同事到家中吃饭,为的就是不让同事感到孤单。

张永仁:孝存心中,温暖四季

张永仁,男,1954年12月出生,民勤县东湖镇西岁村一社人。他几十年如一日照顾岳父岳母的事迹使许多人都尊敬他、夸赞他,都夸他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女婿。

1981年张永仁与王桂香结婚,婚后夫妻相濡以沫,添了一双之女后更是上孝下慈。1992年小舅子患肝癌,张永仁在家开导岳父岳母、筹备医药费,在外赴兰州给小舅子去看病,在医院他既当“家长”,又当“护工”,2个多月后小舅子去世。伤心绝望的岳父岳母因承受不起那场大变故一病不起,妻子整日以泪洗面,张永仁请来大夫为二老看病,开导他们接受现实。张永仁知道这个家只能靠他,他撑起来供养岳父岳母责任。张永仁改口称二老为爹妈,在二老的病情好转后接到自己家里,让他们安度晚年。  

1996年,岳父患上了帕金森症,张永仁带着岳父四处求医问药,收效甚微,4年后岳父坐上了轮椅,生活不能自理,张明仁和妻子端茶送水、端屎接尿、擦洗身体,陪老人聊聊天,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张永仁却是例外,在这二十多年的漫长岁月里,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真谛,以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高春香:亲力亲为做表率 敬老孝贤树新风

高春香,女,1952年11月出生,现年73岁,是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西渠镇姜桂村四社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

高春香就是一个爱老、敬老的好榜样,几十年如一日,无微不至照料患有脑血栓后遗症、全身瘫痪、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父亲,父亲在住院期间,吃喝拉撒睡全都包在她身上,照顾父亲丝毫不敢懈怠。出院回家后,坚持每天都给父亲擦拭、按摩身体、刮胡子、理发,陪父亲聊聊天解解闷,一有时间就搀扶父亲锻炼恢复。后来,由于父亲年事已高,脑血栓病又几次复发,导致身体完全瘫痪,生活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父亲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翻身等繁琐的护理工作。她本人已经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且身体健康状况堪忧,自己已经也是一位到了需要被子女关爱和照顾的老人,而她的生活圈子几乎被老父亲牢牢地拴在了家里,尽管这样,老父亲的生活起居她都要亲力亲为,按她自己的话说:自己的亲人,交给别人我不放心,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她却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最不平凡的两个字:孝慈。

王建青:用爱心温暖亲人 以行动诠释孝道

王建青,男,1967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凉州区和平街小学高级教师。

他母亲于早年突发脑梗,瘫痪在床。“天有不测风云”他的父亲于2021年4月患结肠癌,历经三次手术,父母年事已高,身体虚弱,生活不能自理。姊妹四个因工作和其它原因,现只有他在父母身旁,父母的生活全靠他照顾,为了更好的照顾母亲,他为母亲购买专用护理床、护理垫,以方便为母亲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通便。父亲动手术后,由于体外造口每天要给父亲擦洗造口,更换护垫、造口袋,他总是不厌其烦,不怕脏、不怕累,按照医嘱每天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老母亲由于常年卧病在床,产生了消极悲观的情绪,他寸步不离予以照顾,陪母亲聊天,为母亲购买了语音开关小电视、收音机缓解母亲压抑焦虑的情绪,重新燃起了珍惜生命的信心。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王建青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老母亲逢人就说:“我之所以能熬到现在,这个儿子我没有白养!”。

未完待续


文明武威
公众号
文明武威
抖音号
文明武威
头条号
文明武威
微博
今日访问量:        昨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主办: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备案序号:陇ICP备18000922号-1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