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祝县炭山岭镇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切入点,通过强化党组织领导,建立支委、村委、监委3委治村,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6会理事,实现村组2级的自治机制,依托道德储蓄所、道德红黑榜、村规民约健全完善激励举措和约束措施的“362+111”群众自治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移风易俗,鼓励婚事新办、白事简办、厚养薄葬,在全社会传承了良好乡风,培育了文明新风。
突出责任体系,完善组织架构。建立以支委科学决策、村委坚决执行、监委有力监督的“三委治村”村务管理体系。协同推进民主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公益设施管理会、综合治理会、公共安全卫生委员会等“六会理事”的自治功能。在村全面自治的基础上,划小单位,推进治理单元下沉,以自然村小组为单元,成立村民议事会,实现“两级自治”。综合运用好村规民约、道德储蓄所、道德红黑榜等服务群众平台,引导农牧民群众传递正能量、弘扬新风尚,实施“收集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结果”的六步议事法,协商化解民忧。推选老党员、身边好人、乡贤、致富能人、农村“土专家”及群众代表担任会长,当好文明新风的“倡导人”、移风易俗的“执行人”、推动发展的“监督人”。
突出规范运行,制定规章制度。按照原有的婚丧嫁娶活动指导标准,进一步细化制定村规民约,充分发挥“三委治村、六会理事、两级自治”作用,组织各村村民代表充分商议红白事菜品、酒水、婚车、彩礼、随礼等限额标准,让婚丧喜庆事宜举办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全镇共成立民主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54个,开展“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9期,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干部、新乡贤、农村“媒人”、红白喜事“东家”等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发布“红黑榜”,对孝亲敬老、诚信友善等先进典型晒“红榜”进行表彰宣传,对厚葬薄养、低龄过寿、大操大办等反面典型贴“黑榜”进行曝光批评,借助社会舆论惩戒陈规陋习。
突出齐抓共管,实现乡风文明。“一碗烩菜办丧事”“烟不过十块、酒不过六十、礼不超两百”等新风俗已成为接地气的“小村规”。“有事大家商量着办”“有矛盾咱们坐下来谈”“和谐乡村一起想办法建”也成为大多数群众的共识。民主议事会“议”出了好规程、红白理事会“理”出了好乡风、道德评议会“评”出了好榜样、公益设施管理会“管”出了好家园、综合治理会“治”出了邻里和谐的好情感、公共安全卫生委员会“卫”出了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六会理事”逐渐有了“六好成果”,村规民约、道德储蓄所、道德红黑榜激发了群众崇德向善的内生动力,广大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越来越强。
“362+111”移风易俗工作模式,围绕广大群众反映最强烈、呼声最迫切的问题入手,靶向发力,实现了基层治理角色的转换和广度的拓展,打通了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和党委政府提升公共服务质效的“神经末梢”,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全镇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