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在创新社区治理格局、满足社区服务需求、增强社区自治能力、引领社区文明实践、维护社区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武威市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着力加强社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
粽香暖民心
筑牢志愿服务坚实阵地
“社区高度重视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明确责任分配,形成了由社区党委牵头、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凉州区惠泽社区党委副书记刘晓琴说。
武威市坚持把志愿者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体力量,按照“8+N”模式,广泛动员在职党员、乡土人才、“五老”人员、返乡创业人员以及村(居)民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推动志愿服务不断向基层延伸。
“社区经常组织志愿者给群众提供各类志愿服务,我也加入了志愿服务活动,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了。”原汽修厂家属院居民张娜琳说。壮大社区志愿服务力量,不仅可调动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还能通过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增进社区成员之间的连接、信任与合作,培育社区公共文化和公共精神。
此外,为吸纳更多的居民参与志愿服务,实现志愿服务的爱心循环,各社区陆续推进“积分兑换”的新型服务模式,激励志愿者充分发挥优秀的示范带动作用。
拓展服务群众新路径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机制,是提升社区志愿服务实效性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武威市立足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打造出一批灵活多样、便民利民、居民认同度高的志愿服务项目,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同时,通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方式,引导基层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提升社区志愿服务的活跃度与可持续性。
积分兑换
“我年纪大了,生活多有不便,志愿者们手把手地教我学会在手机上下单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每次下单后,志愿者都会很快赶到,不仅帮我做饭、打扫卫生,还会陪我聊天,一个人在家时也不感到寂寞了。”81岁的刘玉珍说。
运用“互联网+志愿服务”搭建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是赋能社区志愿服务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社区志愿服务走向精准化、专业化、便捷化、智慧化的有力支撑。
“在志愿服务实践工作中,我们充分运用文明实践云平台,通过云平台‘中心供单、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服务对象评单’的‘五单’服务模式,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形式多样、分众化志愿服务。”凉州区火车站社区党委书记孙全德说。
织就社区文化丰富画卷
“香!好吃,还没到端午节我们能吃上香喷喷的油饼子卷糕,要谢谢大家!”6月7日,凉州区古钟楼社区开展“浓浓端午情 粽香暖人心”主题实践活动。在现场,大家吹拉弹唱、唠家常,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每逢传统节日,志愿者们用心传递节日喜气,一场场暖心的服务,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武威市各街道社区在深化和拓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方面展现了卓越的创新能力和实施力,以实际行动响应居民的多元化需求,不断丰富和细化服务项目。
伴童画室
“在常规的志愿服务之外,我们还特别注重节日与特殊主题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特色志愿服务队伍的作用。去年3月,‘周末影院’也正式和广大居民见面,把新时代文明实践融于为民服务之中,丰富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拉近了邻里之间的距离,提高了社区居民的文化品味,让居民畅享文化福利。”凉州区文庙路社区党委书记白文静说,这些贴心的服务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和好评。
凉州区惠泽社区成立于2015年,新迁入住户、外出务工人员和未成年人、老年人较多。社区党委聚焦“服务老、养育小、让中青年发展好”的目标,整合网格党支部、物业公司、小区文化活动室等资源,依托社区“好商量”睦邻中心开设“伴童画室”,发挥共建单位人才优势,招募辖区中小学专业教师和有艺术专长的68名志愿者组建“伴童”志愿服务队,通过“网格党支部+共建单位+志愿者”模式,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为辖区4至12周岁的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儿童开办“小手绘艺”等公益培训班。画室内配备了少儿利用率较高的德育类、文体类、科普类活动器材,实现了“一站多能”“一室多用”,成为少年儿童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
如今,“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志愿服务成为武威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