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喜秀龙镇积极推行“122”工作法,通过“一带头”:党员干部带头;“两约束”:村规民约约出共识、红白理事会柔性引导;“两强化”:强化宣传倡议、强化日常监督等形式,抵制高价彩礼、弘扬移风易俗新风,让“婚事新办、喜事简办”成为乡村新风尚。
一带头:党员干部带头
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六个一”模式,公职人员、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带头抵制高额彩礼,签订“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承诺书,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引导身边群众弘扬移风易俗新风。严格落实婚假事项报备承诺制度,党员干部及其家人如要举办嫁娶等宴席,第一时间向村两委报备给付或者收受的婚嫁彩礼、宴席规模等,并自觉接受镇纪委和群众监督。
两约束:村规民约约出共识、红白理事会柔性引导
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为彩礼“限高”“定标”,各村在修订村规民约时,根据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结合风俗习惯等实际制定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明确提出婚嫁彩礼指导标准,在群众普遍接受、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重点对彩礼数额、婚宴标准、礼金、烟酒等作出具体规定,确保可操作性强、群众接受程度高。
发挥红白理事会柔性引导作用为群众排“忧”解“难”,全过程参与群众婚嫁事宜,提前了解群众婚嫁彩礼数额等情况,劝导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抵制高额彩礼。对因大操大办或“面子攀比”而彩礼过高的情况,由村“两委”和红白理事会成员作为“婚姻劝导员”早发现、早介入、早制止,化解矛盾隐患。
两强化:强化宣传倡议、强化日常监督
广泛宣传高额彩礼问题、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性,充分利用村民协商议事会、群众知情会、田间炕头会和网络、微信等媒体,通过发放《抵制高额彩礼倡导文明婚俗倡议书》、集中宣传、入户走访等方式加强宣传,向高额彩礼“亮剑”。用好“道德积分”“红黑榜”,引导群众逐渐转变观念。对“低彩礼、零彩礼”的家庭,通过道德积分奖励、优先推荐“最美家庭”等方式树标杆;对干涉婚姻自由、索要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炫富比阔、铺张浪费等人和事,通过“道德红黑榜”公示曝光,村“两委”持续跟进劝导。
加强婚嫁事宜日常监督,对公职人员、党员干部违反移风易俗承诺,大操大办婚嫁事宜进行专项治理,培育党员干部良好家风。对个别群众违反村规民约、索要高额彩礼情况跟进劝导,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引导广大群众成为文明婚俗新风的倡导者、践行者和传播者,树立“婚事新办、喜事简办”的乡村新风尚。强化网格员作用,对涉及村内群众的婚恋中介及婚庆服务机构和从业服务人员加强监管,加大对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