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定西,绿意葱茏,生机似海,满溢希望。
6月30日下午,定西大剧院内,灯光渐暗。16:30,巨大的LED屏骤然点亮,《薪火陇原・少年中国》宣传片的激昂旋律撞向四壁。2025年“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在此启幕,这是一场青春与榜样的双向奔赴。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
黄河岸边,他们诵读《诗经》,让文明古韵随浪花激荡;祁连山下,他们拆解电路板,用代码解锁星辰大海的想象;纪念馆里,他们化身“红色讲解员”,让西路军精神在童声中传扬;科技节上,他们操控机器人摘冠,让创新火花点亮陇原天光。
陇原大地的希望图景在光影中奔腾。当短片定格,聚光灯如炬,29名“新时代甘肃好少年”和1个“新时代甘肃好少年”集体,如星辰列阵。滚雷般的掌声轰鸣,那是黄土地对少年们最热烈的喝彩,最深沉的共鸣。
“以少年之名庄重约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勤奋学习,志存高远,品德优良,团结友爱,强健体魄,乐观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攀高峰,溯光而上,全力展现陇原少年的奕奕风采。”安定区实验中学七年级学生张馨予,作为红军长征故事传唱人,站在家乡的舞台上,声音清越如铃,献词掷地有声。她以青春之名,许下对祖国的忠诚誓言,让红色故事在岁月中传承,让信仰之光在心中闪耀。
红色基因,是少年心中最炽热的火焰。白银市第十中学八年级的汪奕希,身为军工子弟,自幼沐浴在红色文化的暖阳中。她以传播红色文化为己任,将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精心改编为情景剧,让同学们在角色扮演中,触摸伟人的伟大情怀。
采访中,她眼中光芒坚定,如星辰闪耀:“当我一次次触摸着甘肃这片土地的红色脉络,讲述着革命先辈们的热血故事,仿佛能看到他们为理想而拼搏的身影,这让我传承红色基因的决心,坚如磐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亦是少年前行的底气。“不仅要尝美味,更要讲文化!”兰州市城关区云麓山学校六年级的屠若水,眼神中透着自信与坚毅。
面对镜头,她目光灼灼:“我们要用外语讲述丝绸之路的传奇,让世界读懂牛肉面里蕴含的中国故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甘肃少年定当勇毅前行,绝不缺席!”她以文化为笔,以语言为墨,描绘着甘肃走向世界的美好画卷。
生活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聚光灯下,甘南州特殊教育学校九年级的郭梦轩,笑容沉静而明亮,如黑暗中的明灯。命运对她不公,让她在无声世界中成长,但她却似倔强的向日葵,始终向着阳光。
这位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听障少女,用画笔勾勒梦想,以学业成绩击碎命运的壁垒,还成为了同学们信赖的班长。“无论经历多少风雨,都要保持着我们自己的色彩和活力。”她用手语传递心声,坚强如她,让现场观众无不为之动容,心中满是敬佩。
责任,是少年肩头的担当,亦是前行的动力。张掖市高台县罗城镇中心小学四年级的王玉,则是守护家园的小卫士,责任在她心中生根发芽。因一次徒步旅游,目睹景区垃圾遍地,她便毅然在同学中发起“红领巾环保行动”。
“善意就像蒲公英的种子,轻轻一吹,就能在更多人心里萌芽、生根和开花。”她的话语,如春风拂面,似暖流涌动,让人们感受到少年身上那份纯真的责任感,如璀璨星光,照亮人心。
少年自有少年狂,心似骄阳万丈光。
剧场内,少年们身姿挺拔,列队如松。领诵声起,千百个声音汇聚成洪流,似江河奔腾,气势磅礴: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争做有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懂感恩、懂友善、敢创新、敢奋斗、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刻准备着!
誓言如钟,撞响在定西的暮色里,那是少年们对未来的承诺,对祖国的担当。陇原大地,少年们如茁壮成长的树苗,拔节之声正穿透云霄,向着蓝天,向着未来,奋力生长。他们追光而行,必将在岁月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共赴成长之约,铸就祖国的美好明天。